近日,国家安全部发布一则重要提醒,指出当前许多单位仍在使用的网络设备已超出厂商保修期,因缺乏安全更新、漏洞修复和有效运维,这些“超期服役”的设备正成为网络安全体系中最薄弱的“沉默缺口”。这些看似正常运转的路由器、摄像头、打印机等设备,极易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利用,通过未修补漏洞悄然渗透,进而窃取核心数据,甚至威胁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。
一、“过保”设备的3大致命风险
设备能用≠安全。许多人对过保设备存在认知误区,认为设备能通电、能联网就足够。殊不知,失去厂商技术支持的设备,就像失去了“免疫系统”的病人,固件漏洞、协议缺陷持续暴露,成为网络世界中的不设防地带。
1、沦为黑客的“免费靶场”
过保设备最核心的问题是漏洞无人修。比如老旧路由器的“永恒之蓝”漏洞、摄像头的弱密码漏洞,厂商不会再发补丁,这些漏洞就像敞开的大门。黑客用自动化工具扫描全网,几分钟就能识别出这类“无防护设备”,轻松突破控制权。
2、从“工具”变“帮凶”
更令人担忧的是,一旦设备被控制,它就不再是“受害者”。国家安全部提到,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常把过保设备当“中转据点”:比如用家用摄像头作为“跳板”,攻击小区的物业内网;通过公司过保的打印机,悄悄扫描内网里的财务文件、客户资料——这些操作不会留下明显痕迹,等到发现时,数据可能已经泄露多日。
3、小漏洞演变成“系统性灾难”
单个设备的漏洞,可能像“多米诺骨牌”一样扩散。比如办公室一台过保的IoT传感器被攻破后,黑客能顺着它入侵关联的服务器,再渗透到核心业务系统,严重可能导致生产系统瘫痪,损失超百万。
二、企业如何构建有效的防护体系?
面对过保设备带来的安全挑战,企业既不能简单“一刀切”全面更换,也不应放任风险持续累积,而应建立以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核心的主动防御体系。在这一过程中,聚铭网络脆弱性扫描系统发挥关键作用。系统支持漏洞扫描、弱口令检测、变更扫描、基线扫描、违规外联/内联检测、双网卡检测及Web扫描八合一任务创建,可实现全维度风险探测与智能分析,支持自动化风险评估与修复建议生成,并通过闭环验证机制,帮助企业精准管控过保设备带来的安全隐患。
(聚铭网络脆弱性扫描系统产品功能架构图)
核心防护能力
1、资产识别与管理
深度探测:采用多维度扫描技术,自动识别网络中存活设备的详细信息,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类型、厂商型号;
智能分类:创建并维护一个动态更新的资产台账,实时跟踪设备生命周期状态。
2、漏洞全生命周期管理
全量漏洞库:内置19万+条漏洞规则,兼容CVE、CNVD、CNNVD等国内外主流漏洞标准;
精准检测:使用AI智能检测技术,识别多种类型的漏洞,包括系统漏洞、应用漏洞以及配置漏洞;
风险评级:依据CVSS评分体系,并结合企业具体情况,对每个漏洞进行风险等级评估,给出修复优先级建议。
3、弱口令全面检测
协议支持:支持超过30种常见协议(如SSH、Telnet、RDP、FTP、MySQL等)的弱口令检测;
智能字典:内置行业特定的弱口令字典库,涵盖通用弱口令、特征弱口令和社会工程学字典,确保高精度检测;
暴力破解防护:模拟攻击者常用的暴力破解方法,测试系统的抗攻击能力,并提供相应的加固措施建议。
4、安全基线管理
自动化检测:支持对设备配置的全面自动化检测,确保各项设置持续符合预设安全标准;
丰富的知识库:内置等保2.0及军工、医疗、公安等重点行业合规基线,涵盖账号、口令、授权、日志等核心配置类别;
自定义策略:支持用户按资产类型或业务场景自定义基线检查策略,满足差异化安全管控需求。
5、配置变更核查
自动化核查:基于变更比对技术,自动检测账户策略、访问控制、日志审计及系统文件、端口、进程等关键配置的变动,识别非授权修改;
异常行为识别:对比历史加固基线,发现异常配置变化与潜在入侵迹象,并支持状态回溯;
合规评估:一键生成合规差距分析报告,提供可落地的整改建议与操作指引,实现风险处置闭环。
企业防护建议
1、全面梳理资产台账
建立覆盖全网的网络设备资产清单,详细记录设备类型、品牌型号、部署位置、入网时间及厂商维保截止日期,实现台账的动态更新与生命周期跟踪。
2、开展专项风险评估
针对已过保设备,结合其在网络中的位置、承载业务重要性及暴露面大小,进行安全风险评级,制定“一机一策”的差异化防护措施,如隔离访问、限制权限或强制下线。
3、部署专业防护系统
引入具备资产发现、漏洞扫描、异常行为检测等功能的一体化安全监测系统,对过保设备实施7×24小时持续监控。
4、完善漏洞响应机制
制定标准化的漏洞处置SOP,明确从漏洞发现、风险研判、修复实施到效果验证的全流程责任人与时限要求,确保高危隐患“发现即处置、处置必闭环”。
结语
国家安全部的警示如同一面镜子:在万物互联时代,最危险的往往不是喧嚣的攻击,而是那些沉默运转却早已“带病上岗”的过保设备。它们不报警、不宕机,却在无形中撕开安全防线。
作为国内领先的安全运营商,聚铭网络始终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面、高效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,打造覆盖资产发现—漏洞评估—行为监控—策略联动的一体化风险治理体系,真正实现每台联网设备的“可知、可控、可管”,筑牢数字时代的安全底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