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攻击者能够轻松改写冷链设备的温度参数,当超市冰柜、医院血库、制药实验室的温控系统可能沦为黑客入侵的起点——这不是科幻电影的桥段,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。近日,工业网络安全机构Armis Labs最新披露的“Frostbyte10”漏洞系列为行业拉响了警报:广泛应用于商业制冷设备的Copeland E2和E3控制器中存在10个关键漏洞,其中3个高危漏洞的CVSS评分高达9.2-9.3分。这些漏洞使得普通的商用冰箱、冷藏柜等设备成为网络攻击的突破口,攻击者不仅可以远程操控设备运行、篡改固件,更能够以这些设备为跳板,长驱直入企业核心业务网络,直接威胁关键基础设施安全。
然而,这起事件绝非孤例,它像一面镜子,清晰地映照出当今IT(信息技术)与OT(运营技术)网络深度融合后所面临的严峻安全挑战。
一、OT安全漏洞的致命威胁!
(1)攻击面急剧扩大
传统观念中,冰箱、冰柜只是孤立的“笨”设备。但在万物互联的今天,它们已成为网络中的一个节点。一个微小的控制器漏洞,其影响范围不再局限于单台设备,而是整个互联系统。
(2)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风险交织
与纯IT攻击导致数据泄露不同,OT系统的攻击直接作用于物理世界。篡改冰箱温度可直接破坏实体资产(食品、药品),甚至可能引发安全事故,其后果更为直接和致命。
(3)安全基线薄弱
工业控制设备(PLC、控制器等)通常设计优先考虑稳定性、实时性和长生命周期,安全功能(如加密、强认证、漏洞修复)往往被忽视。许多设备存在默认密码、老旧未修补的漏洞等“硬伤”,使其成为网络中最薄弱的环节。
二、传统安全策略已然失效,何去何从?
(1)“隔离”已非万全之策
传统的“空气隔离”网络架构正在被打破。为了实现数据采集、远程运维和智能化管理,OT网络与IT网络的连接已成为必然。这意味着,来自互联网的威胁可以一路直达生产核心。
(2)安全盲区亟待照亮
OT网络中的通信协议(如Modbus, Profinet, OPC UA等)与传统IT协议迥异,传统的IT安全防护工具无法识别和理解其流量内容,从而形成了巨大的安全盲区。攻击者可以潜伏其中,肆意妄为而不被发现。
(3)可见性是安全的基础
我们无法保护看不见的东西。要对OT网络进行有效防护,第一步必须是实现全网流量的全面可视化,能够清晰洞察每一个OT设备、每一条指令、每一次异常交互。
三、破局之道:聚铭IT/OT融合工控安全防护解决方案
面对上述挑战,企业迫切需要一款能够打通IT与OT边界、专为工业环境打造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。聚铭网络依托《一种多特征的DNS结合HTTPS恶意加密流量识别方法》、《网络威胁报文检测及溯源取证方法和装置》、《恶意软件类型检测方法、装置及存储介质》等多项自有核心专利技术,创新推出“IT/OT融合工控安全防护解决方案”。该方案基于全场景、可信任、实战化的智慧安全理念,融合功能安全与信息安全,全面覆盖云、管、边、端各层面安全需求,有效助力工业企业应对生产网络中断和外部入侵等挑战。
该方案的核心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(1)深度协议解析
系统内置丰富的工控协议库,能够对Modbus、S7、OPC、IEC-104等数十种主流工业协议进行深度解析(DPI),准确识别指令操作(如“写线圈”、“启停泵”),将晦涩的工控流量转化为可读、可理解的安全事件。
(2)异常行为智能检测
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和内置的工控安全知识库,系统能够建立OT网络和设备的正常行为基线。一旦出现异常(如:非授权设备接入、PLC在非工控时段被访问、指令参数超出安全阈值等),系统能立即告警,实现对未知威胁和APT攻击的有效发现。
(3)全流量审计与溯源
记录所有网络会话和操作指令,提供完整的事务日志。在发生安全事件后,能够快速进行取证分析,精准定位攻击路径、受影响资产和攻击来源,极大缩短故障响应和处置时间。
(4)资产自动发现与管理
自动识别网络中的PLC、DCS、HMI等各类OT资产,并生成详细的资产清单,包括品牌、型号、固件版本等,帮助管理员全面掌控网络资产状态,及时发现存在已知漏洞的“问题资产”。
(5)网络威胁态势全感知
综合外部威胁、外连威胁、内部互连威胁三个方向全面监控网络威胁态势感知情况,关注扫描探测、外部攻击、口令猜测、风险访问、C&C回连、隐蔽通道、恶意程序活动等网络威胁行为,并支持大屏投放监控。
目前,该方案已在石油、燃气、电力、水利等工业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与验证。聚铭网络不仅入选国家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,更被工信部《工业互联网与电力行业融合应用参考指南》列为推荐企业,其实力获行业与国家双重认可。
结语
从一台冰箱到整个工业网络,看似微小的漏洞可能引发巨大的安全风暴。在IT与OT深度融合不可逆转的今天,企业必须转变安全思维,从被动的边界防护转向主动的纵深防御。只有实现对工业网络的全面可见、精确理解和及时管控,才能真正筑牢工业互联网的安全基石,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行稳致远。